|
地震爆发时的能量之大,给人印象的深刻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院士指出:“地球每年由于地震所消失的能量其数量级约为 10^27尔格。但地球每年仅由放射性物质衰变所产生的能量至少比这个数值高一个数量级”。这似乎给了地震能量地热来源的证据。
我看这个理论有些问题:
(1)热效率问题,上面的描述可以得出地热转换成地震机械能效率在10%之间,单单烘烤岩石就可以得到10%机械能,这个效率太高了--蒸气机这么精巧的机械结构也不过得到8%的热能-机械转化效率;
(2)热传导效率问题,地球的半径6400公里,地球深处的热能传递出来的速度有燃煤锅炉那样有效吗?岩石是个良好的热导体吗?3200公里长度传导的热量至地表10公里处的速率是多少?
所以地热成震理论解释地震有些困难。那么我们把眼光转向外空间,尤其是太阳了。
9级地震的能量释放是10^25尔格。
一个常规太阳耀斑每秒释放10^27尔格,2011年4月1日太阳上共发生32次耀斑事件,最短的耀斑爆发持续时间为2分钟,最长的是2小时。所以是个相当活跃的一天。
假设平均每天太阳耀斑(10^29 erg/sec)时间累计1小时,总能量释放就是10^32-10^33尔格,每天如果到达地球的太阳风暴粒子只占总释放量的百万分之一,就足够激发一次9级地震了--可以想象每天一次9级地震的可怕。
所以地球只要吸收1亿分之一的耀斑能量足以每一年引发一次9级地震---这也是9级地震毕竟稀少的原因。
太阳上的超级耀斑爆发(X级别)有时可以达到10^32-10^33尔格/秒,如果这种耀斑面对地球持续1分钟,足以给地球立马带来一个9级地震---而这恰恰是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发生前太阳活动的真实情况写照。
所以地震研究和预测要抬头看天,不要低头走路,从地下找地震的能量来源是没有出路的。 |
|